摘要:軸的強度計算有3種方法:①按轉矩估算軸徑;②按當量彎矩近似計算;③安全系數的精確校核計算
軸的強度計算有3種方法:①按轉矩估算軸徑;②按當量彎矩近似計算;③安全系數的精確校核計算。
1 按轉矩估算軸徑
當軸的長度及跨度未定時,支座反力及彎矩無法求得,多支點或不太重要的軸,常根據軸所承受的轉
矩估算軸徑。如果軸上還承受彎矩,則用降低許用應力的方法加以考慮。在此估算軸徑的基礎上進行軸的
結構設計。
對于一般不十分重要的軸,此法也可作為最后計算結果。
軸的直徑計算公式見表12.3-1。
表12.3-1按轉矩計茸軸徑的計茸公式



2 按當量彎矩近似計算軸的強度
當軸的結構確定后,軸的支承位置和軸所受載荷的作用點便確定了,可求出支點反力和彎矩,這時可
按當蚤彎矩計算軸的強度。一般的軸用這種方法計算強度即可。計算步驟如下:
1)作出軸的受力簡圖。軸的支承簡化成校支
座,支反力的作用點根據軸承的類型及其組合的不同按圖12.3-2確定,圖b的τ值查相應的滾動軸承參數表。
通常作用在軸上的載荷是由裝在軸上的傳動件(齒輪、帶輪、鏈輪、聯軸器等)傳給的。軸與軸上零件的
自重通常忽略不計,但對于有不平衡重量的高速回轉軸須計人慣性力。由于載荷在零件上的作用寬度相對于
軸的長度都較小,故將軸上的載荷簡化為集中載荷,力的作用點取輪緣寬度的中點,力矩的作用點取輪轂寬
度的中點。


7)確定危險截面(當量彎矩大,截面尺寸小的軸截面),按表12.3-3作強度計算。


軸上帶有鍵槽時需加大軸徑,其增大值見表12.3-5。
如果軸端裝有補償式聯軸器或彈性聯軸器,由于安裝誤差和彈性元件的不均勻磨損,將會使軸及軸承
受到附加載荷,附加載荷的方向不定。附加載荷計算公式見表12.3-6。

(責任編輯:laugh521521)
1 按轉矩估算軸徑
當軸的長度及跨度未定時,支座反力及彎矩無法求得,多支點或不太重要的軸,常根據軸所承受的轉
矩估算軸徑。如果軸上還承受彎矩,則用降低許用應力的方法加以考慮。在此估算軸徑的基礎上進行軸的
結構設計。
對于一般不十分重要的軸,此法也可作為最后計算結果。
軸的直徑計算公式見表12.3-1。
表12.3-1按轉矩計茸軸徑的計茸公式



2 按當量彎矩近似計算軸的強度
當軸的結構確定后,軸的支承位置和軸所受載荷的作用點便確定了,可求出支點反力和彎矩,這時可
按當蚤彎矩計算軸的強度。一般的軸用這種方法計算強度即可。計算步驟如下:
1)作出軸的受力簡圖。軸的支承簡化成校支
座,支反力的作用點根據軸承的類型及其組合的不同按圖12.3-2確定,圖b的τ值查相應的滾動軸承參數表。
通常作用在軸上的載荷是由裝在軸上的傳動件(齒輪、帶輪、鏈輪、聯軸器等)傳給的。軸與軸上零件的
自重通常忽略不計,但對于有不平衡重量的高速回轉軸須計人慣性力。由于載荷在零件上的作用寬度相對于
軸的長度都較小,故將軸上的載荷簡化為集中載荷,力的作用點取輪緣寬度的中點,力矩的作用點取輪轂寬
度的中點。


7)確定危險截面(當量彎矩大,截面尺寸小的軸截面),按表12.3-3作強度計算。


軸上帶有鍵槽時需加大軸徑,其增大值見表12.3-5。
如果軸端裝有補償式聯軸器或彈性聯軸器,由于安裝誤差和彈性元件的不均勻磨損,將會使軸及軸承
受到附加載荷,附加載荷的方向不定。附加載荷計算公式見表12.3-6。


上一篇:軸的結構工藝性
下一篇:軸安全系數的精確校核計算
文章分享: |
|